第二部分
復習指導
理論部分
(一)是(shi)非(fei)題(ti)(對的(de)劃“√”,錯的(de)劃“X”,答案寫在 每(mei)題(ti)括號(hao)內)
1 .機械故障通常以(yi)響(xiang)聲、溫度、煙色、氣味及其(qi)它異常現象(xiang)反映出(chu)來。 (√)1
2.故障(zhang)(zhang)診斷是排除故障(zhang)(zhang)和(he)進行修理的前提。 (√)
3.故(gu)障(zhang)診斷的原則是(shi)由(you)(you)簡到繁;由(you)(you)表(biao)及里;由(you)(you)一般(ban)到特殊;由(you)(you)零件到總成。 (√)
4.當潤(run)滑(hua)油內含水分時,會加(jia)劇變質、腐蝕性(xing)急劇增加(jia)。 (√)1
5.選用柴油機潤滑油,應根據(ju)氣溫來確(que)定其牌號。 (X)
6.為了(le)降低柴油的凝點,可往輕柴油中滲入裂化煤(mei)油。 (√)
7.潤滑脂(zhi)不具有流動性。 (√)
8.鈉基潤(run)滑脂的(de)最大弱點是(shi)耐(nai)水性(xing)較(jiao)差。 (√)
9.加熱(re)振(zhen)搗(dao)熨平板是為了(le)保持熨平材料的溫度和(he)保證攤鋪(pu)路面的質量(liang)。 (√)
10.攤鋪(pu)機的(de)控制電路都是由直流(liu)電控制的(de)。 (√)
11.攤鋪機直(zhi)流電(dian)源由(you)電(dian)瓶供給而不是由(you)發電(dian)機直(zhi)接供給。 (√)
12.攤鋪機(ji)是一種加工機(ji)械而不是施工機(ji)械。 (X)
13.熨平(ping)板的(de)通道要大于它的(de)全部實(shi)際(ji)操作寬度。(√)
14.攤鋪(pu)機的(de)行駛速(su)度與發動機的(de)轉速(su)有關。 (X)
15.對攤鋪機的日(ri)常維修(xiu)保養應在發(fa)動機熄火并鎖定各可(ke)移動部分后才可(ke)進(jin)行。 (√)
16。攤鋪(pu)機(ji)的使用壽(shou)命(ming)取決于(yu)攤鋪(pu)機(ji)的本(ben)身質量(liang),與操作無關。 (X)
17。因機(ji)械上坡行(xing)駛比(bi)下(xia)坡吃力,故攤鋪機(ji)上坡或下(xia)坡需調整(zheng)操作。 (X)
18。履帶式攤鋪機(ji)轉(zhuan)彎時的原理是一(yi)邊驅(qu)動馬達增速(su),一(yi)邊驅(qu)動馬達減(jian)速(su)。 (√)
19.攤鋪機(ji)行(xing)走系統液(ye)壓泵(beng)的動力是發動機(ji)直接(jie)傳遞而來(lai)的。 (X)
20.大型攤鋪機輸(shu)分料系統的傳動型式(shi)是液(ye)壓傳動和機械傳動相結合。 (√)
21.熨平板的(de)加熱和(he)振動(dong)是(shi)為了保證攤鋪路面的(de)平整度。 (X)
22.振搗(dao)梁的振搗(dao)作用是為了保證攤鋪(pu)路(lu)面的密實度。 (√)
23.熨平板(ban)工(gong)作(zuo)時處于浮動狀態。 (√)
24.攤(tan)鋪機驅動輪(lun)胎(tai)的氣壓應該是相等(deng)的。 (X)
25.攤鋪機(ji)液壓油正常工作溫度的(de)范圍是40~80℃。 (X)
26.攤(tan)鋪(pu)機上用的(de)繼電器或調節器電壓全部(bu)是(shi)24V。 (X)
27.攤(tan)鋪前路基(ji)或底層積(ji)水,潮濕(shi)均不(bu)進行(xing)攤(tan)鋪施工。 (√)
28.攤鋪機施工(gong)作業時,柴油機應保持(chi)在中速以上(shang)的運轉速度(du)。 (√)
29.攤鋪(pu)機的(de)電氣線路(lu)采用雙(shuang)線制。 (X)
30.全(quan)(quan)液壓(ya)攤鋪機只能在發動機全(quan)(quan)速下進行攤鋪作業。 (√)
31.對攤鋪機牽引可在長距(ju)離范圍內以最低速(su)度進(jin)行。 (X)
32.螺旋布(bu)料器的作用是將(jiang)攤鋪材料橫向輸送(song)至熨(yun)平(ping)板兩側。 (X)
33.大型(xing)攤鋪機輸分料系統的傳(chuan)(chuan)動型(xing)式是全液壓傳(chuan)(chuan)動。 (X)
34.輪(lun)胎(tai)式(shi)攤鋪機的牽(qian)(qian)引(yin)力(li)(li)與同等級(ji)履帶式(shi)攤鋪機的牽(qian)(qian)引(yin)力(li)(li)是相等的。 (X)
35.往攤鋪機(ji)上(shang)安(an)裝蓄(xu)電池時(shi),應(ying)先接搭(da)鐵線后接火線。 (√)
36.液(ye)(ye)壓系統中液(ye)(ye)壓泵是(shi)動力(li)元件,液(ye)(ye)壓缸和液(ye)(ye)壓馬達是(shi)執行元件。 (√)
37.壓(ya)力(li)和(he)流量是液(ye)(ye)壓(ya)泵和(he)液(ye)(ye)壓(ya)馬達的主(zhu)要性能(neng)參數。 (√)
38.液(ye)壓系統中(zhong)液(ye)壓馬(ma)達(da)是動(dong)力元件,各種液(ye)壓閥是操作元件。 (X)
39.液(ye)壓系統的液(ye)壓馬(ma)達是由壓力油驅動而(er)運轉的。 (√)
40.0是(shi)液壓泵的圖形符號,①是(shi)液壓馬達的圖形符號。 (X)
41.液壓缸的主要性能參數是(shi)壓力、行程和速比。(√)
42.液壓傳動(dong)裝(zhuang)置(zhi)實質上是一種能量轉換(huan)裝(zhuang)置(zhi)。 (√)
43.作(zuo)用在活(huo)塞(sai)上的(de)推力越大(da),活(huo)塞(sai)的(de)運(yun)動速度就越快。 (X)
44.液壓系統壓力大小取決于負載。 (√)
45.液壓系統壓力大(da)小取(qu)決于液壓泵的額定(ding)壓力。(X)
46.液壓(ya)泵的(de)輸(shu)出流量和壓(ya)力總是比系統的(de)最(zui)大(da)流量和最(zui)大(da)工作(zuo)壓(ya)力小。 (X)
47.驅動(dong)液壓(ya)泵的原動(dong)機所(suo)需功(gong)率(lv)應比液壓(ya)泵的輸出(chu)功(gong)率(lv)大(da)。 (√)
48.液壓(ya)系統中有幾個負(fu)載(zai)并聯時,則壓(ya)力的(de)大小取決于(yu)克服負(fu)載(zai)的(de)各個壓(ya)力值中的(de)最大值。(X)
49.容積(ji)式液壓泵的輸油量(liang)大小(xiao)取決于泵密(mi)封容積(ji)的大小(xiao)。 (X)
50.差(cha)動連(lian)接的單出桿活塞缸可使活塞實現快(kuai)速運動。 (√)
51.液壓(ya)缸工作前(qian)需先排氣。 (√)
52.液壓傳動的壓力在物理學中稱為壓強,其單位為帕(pa)斯卡(ka)。 (√)
53.雙出(chu)桿活塞式液壓缸(gang)的往(wang)復推力和速(su)度是相(xiang)等(deng)的。 (√)
54.液(ye)壓傳動是以液(ye)體(ti)(通常是油液(ye))作為工作介質來傳遞(di)能量的。 (√)
55.液壓(ya)油的主(zhu)要性能指標是粘度。 (√)
56.帶傳動(dong)的(de)工作面都是帶的(de)內環表面。 (X)
57.三角帶的截面形狀為三角形,夾角為400。 (X)
58.三角帶的計算長度等(deng)于標準長度加上修正值(zhi)。(√)
59.三角帶傳動平穩無噪(zao)聲,能緩沖、吸振。 (√)
60.三角(jiao)帶張得(de)越(yue)緊(jin)摩擦力(li)越(yue)大,傳動效(xiao)果也就(jiu)越(yue)好。 (X)
61.在機械(xie)傳動中,齒輪傳動的(de)效率(lv)最高。 (√)
62.齒輪傳(chuan)(chuan)動(dong)的傳(chuan)(chuan)動(dong)比越大,傳(chuan)(chuan)動(dong)效(xiao)率(lv)越高。 (X)
63.斜齒輪(lun)(lun)常用來當變速的滑移齒輪(lun)(lun)。 (X)
64.基圓(yuan)越(yue)大(da)漸開(kai)線(xian)越(yue)彎曲。 (X)
65.模數肋表(biao)示齒(chi)輪齒(chi)形(xing)的大小(xiao),它是沒有單(dan)位的。 (X)
66.摩擦(ca)離(li)合器能防(fang)止傳(chuan)動系統過載。 (√)
67.聯(lian)軸器在機(ji)器運轉中,隨時可將聯(lian)接的兩軸分開(kai)。 (X)
68.球軸承的剛(gang)性比滾子軸承高。 (X)
69.滾動軸承(cheng)承(cheng)載能力(li)要比滑動軸承(cheng)大得多。 (X)
70.尼龍(long)柱銷(xiao)聯(lian)軸(zhou)器屬(shu)于彈性聯(lian)軸(zhou)器。 (√)
71.鍵(jian)、銷大多為標準件。 (√)
72.花鍵(jian)的(de)齒槽較淺,,對軸(zhou)與(yu)輪轂(gu)的(de)強度削弱(ruo)都較小(xiao)。 (√)
73.普通平鍵工作時,上下表面將(jiang)受到擠壓作用。(X)
74.聯接螺(luo)紋(wen)的公稱直(zhi)徑是螺(luo)紋(wen)的大(da)徑。 (√)
75.鏈(lian)傳動不能保(bao)持瞬時的傳動比為常數。 (√)
76.直流電路圖中電流的流向是從負極流向正(zheng)極。 (X)
77.測(ce)量電(dian)壓時,電(dian)壓表應與被測(ce)電(dian)路(lu)串聯。 (X)
78.測量電流時,電流表與被測電路串聯。 (√)
79.直流電路的三個主(zhu)要參(can)數之間的關(guan)系是電壓:電流X電阻。 (√)
80.直流電路中,電流大小(xiao)和方向均可隨時變化(hua)。(√)
81.蓄電池中(zhong)的(de)正(zheng)、負極板的(de)片數是相等的(de)。 (X)
82.蓄電池(chi)并聯時(shi),其電壓升(sheng)高電流值不變(bian)。 (X)
83.電(dian)解(jie)液密度(du)越(yue)大(da),則蓄電(dian)池(chi)的(de)容量越(yue)大(da)。 (X)
84.環境溫度越(yue)高,則(ze)蓄電(dian)池自行放電(dian)率(lv)越(yue)快。 (√)
85.蓄電池在使用中(zhong)應注意(yi)密封,防止漏(lou)氣和(he)泄漏(lou)電解液。 (X)
86.導體的電(dian)阻與它的長度(du)成(cheng)正比。 (√)
87.串聯電(dian)路(lu)中(zhong),各電(dian)阻(zu)兩端的電(dian)壓與電(dian)阻(zu)成正(zheng)比(bi)。 (√)
88.電阻(zu)串聯后,總(zong)電阻(zu)減小,并小于其中任何一個電阻(zu)。 (X)
89.電阻并聯后,每個電阻上分配(pei)到的(de)電流與電阻成反比。 (√)
90.并聯電路的(de)總電阻等于(yu)各(ge)分電阻的(de)倒數之和。(X)
91.在轉(zhuan)速(su)相等的(de)(de)條件下(xia),二行程發動機作(zuo)功(gong)次數為四(si)行程發動機的(de)(de)兩倍。
92.四(si)行程(cheng)(cheng)(cheng)發動(dong)機由(you)于四(si)個行程(cheng)(cheng)(cheng)只作一次功,所以(yi)工作較(jiao)二行程(cheng)(cheng)(cheng)發動(dong)機平衡。 (X)
93.柴(chai)油發動機的總體構造(zao)與(yu)汽油發動機基本一(yi)樣,只是(shi)少了一(yi)個點火系(xi)。 (√)
94.發動(dong)機的外特性基本上代表(biao)了它的性能(neng)。 (√)
95.二(er)行程發動機因曲軸(zhou)轉一(yi)周作(zuo)一(yi)次功,故它的(de)(de)有效功率應是四行程發動機的(de)(de)兩倍。(X)
96.在每(mei)一個工作循環的進氣(qi)、壓縮、作功、排氣(qi)四個行程中,氣(qi)體壓力(li)始終存在。 (√)
97.氣缸體由于受到側壓力,所以磨損是不均(jun)勻的。 (√)
98.曲(qu)柄連桿(gan)機構高速(su)運動,就會產生(sheng)旋(xuan)轉慣性力。 (X)
99.發動機使用特(te)種密(mi)封(feng)膠(jiao)取代了傳統的氣缸墊,并增加了密(mi)封(feng)性和強度(du)。 (√)
100.活塞頭部由于受到(dao)高(gao)溫(wen)、高(gao)壓,故它的直(zhi)徑和厚度都較裙部大和厚。 (X)
101.氣環裝入氣缸(gang)內必須有端隙且各(ge)環開口要相(xiang)互錯開。 (√)
102.全(quan)浮式連(lian)接的活塞(sai)銷,使用(yong)壽命較半(ban)浮式長。 (√)
103.連桿軸承蓋都(dou)經過精密加(jia)工(gong),故可以(yi)與連桿互換能用。 (X)
104.非(fei)全(quan)支承式(shi)曲軸,常用于小型發動機。 (√)
105.全支(zhi)承式曲軸(zhou)的主軸(zhou)頸(jing)小于(yu)或等于(yu)連桿軸(zhou)頸(jing)。 (X)
106.氣(qi)(qi)門頭部直徑總(zong)是大于排(pai)氣(qi)(qi)門的。 (√)
107.排(pai)氣遲閉角不能(neng)太(tai)大,否則會影響進氣。 (√)
108.為了使排氣排盡,所以排氣提前(qian)角(jiao)大于進(jin)氣提前(qian)角(jiao)。 (√)
109.為了(le)減(jian)少(shao)工(gong)作時的(de)噪聲和磨損(sun),一對正時齒(chi)輪必須(xu)用(yong)不同材料制(zhi)成(cheng)。 (√)
110.氣門錐(zhui)角小(xiao)進(jin)氣充分,所以進(jin)氣門錐(zhui)角盡量小(xiao)。 (X)